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家长,我觉得抵制预制菜是彻底搞错了方向

珊爸 珊爸超级爱学习
2024-09-05


之前有一个网上流传的“广州人十大至暗时刻”:


1、刷抖音发现自己小孩讲家乡话还不够黑人标准

(包括但不仅限于白话,潮汕话,客家话)

2、一大早早起排队一小时喝茶然后发现上来的虾饺是冻品

3、被外省人义正辞严地告知广东省会是深圳

4、发现拆迁拆到自己家门前就停了

5、看到当年改开初期一起去深圳打拼最后留下来的朋友财富自由移民去了在加拿大

6、被外地来的朋友疯狂邀请去爬广州塔/夜游珠江

7、在家被巨型蟑螂飞脸,出门被绿化芒果砸头

8、吃饭时吃到非常有鸡味的鸡结果是烧鸡

9、在网上和人对线骂别人是北佬结果聊天时偶然被屋企阿爷告知祖上是清末逃难来广东的

10、认为自己很能吃辣接着在外省点中辣后呼,停被救护车拉进医院



里面都是一些广州本地人看了能会心一笑的“梗”。其中第2条的背景是这样的:广州人热衷“喝早茶”,喝茶其实是指吃点心,而好的茶楼非常火爆,值得排队等位一小时去喝。


虾饺是在广州喝茶必点的经典点心,而本地人对虾饺品质要求很高,一入口就能分出好坏。如果是预制的冰冻虾饺,再蒸的时候表皮会软化易破,口感变差。这样的出品,绝对是二三流的茶楼才会拿出来的。



最近关于“预制菜进校园”的讨论非常激烈。大量家长慷慨激昂地反对预制菜进校园这件事,大家普遍认为预制菜质量差、没有监管、难吃、不卫生。有的家长联名举报投诉,有的家长则退餐改为送饭。


而我作为一名家长,跟大家想法不太一样。为孩子的饮食健康担忧是对的,但“抵制预制菜”的主张完全没抓住重点,把真正影响孩子安全的关键置之不顾。


看完我说的,你就能明白,抵制预制菜,既搞错了方向,也不可能成功。



关于预制菜,我们广州人可一点都不陌生。


广州热衷于喝早茶,而喝茶必吃的几样点心:虾饺、干蒸、叉烧包、奶黄包甚至拉肠,都就已经在各大超市作为速冻食品在出售了。



这里面(部分品牌的)奶黄包做得还行,像虾饺、拉肠之类的就差强人意,甚至难以接受了。


除此以外,粤港地区还流行吃盆菜。



这种以往在过年才能吃上的“高档菜”,近几年又重新焕发新活力。无他,就是因为过年时想要一家团聚,自己做饭太麻烦,下馆子根本订不到位置,所以买盆菜回家热一下当年夜饭就成了很流行的做法。


根据预制菜的官方定义,预制菜分为四类,分别是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种。这四种里任何一种都不是新东西,我打包票,你或者你身边的人肯定吃过。


例如说,你吃过水果蛋糕上的黄桃么?100%来自黄桃罐头,也就是即食食品。前段时间很火的“自嗨锅”,和前面说的速冻包子一样,都属于即热食品。


还有,你在家里做过“新奥尔良烤鸡翅”吗?那我打赌,你很可能用的是冷冻鸡翅和预调好的酱汁,那就是即烹食品。至于即配食品嘛……你在网上下单过切好的水果拼盘当下午茶么?



往大了说,预制菜古而有之。过节吃的粽子、月饼,以前为了保存制成的腊肉、腊肠,海味里面的顶级食材鲍、参、翅、肚,哪一样不是预制菜(即食、即热、即烹都有了)?



再往深了说,预制菜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程度,早就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了。你知道很多购物商场、写字楼底商根本没有接入煤气。你在商场里吃饭,店家不生火是怎么给你做出菜来的?你品品?


即便吃的是开锅做的饭,也离不开预制菜。前段时间某个大型火锅连锁店被爆出“羊肉卷送检有鸭肉成分”。我姑且不说其他火锅的羊肉片有没有掺入鸭肉,光这个新闻就说明了一件事:人均过百元的火锅店,上桌的羊肉卷、牛肉卷、鸡心、鸡胗、牛肚,绝大多数都是预制菜(即配或即烹)。



这还都是稍微花点大钱的吃法。要是你和我一样是收入不高的打工狗,又整天加班需要点外卖、吃快餐的话,我可以跟你打包票,在X团、饿了X上面下单外卖,只要是你没见过门店在哪里的小店,每餐价格在20元以内的,几乎100%都是预制菜。很多外卖店铺甚至在城中村租个房间,放20台微波炉就能开始创业。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的家长在高呼“抵制预制菜的口号,我真是看得哑然失笑。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预制菜”已经成了现代城市生活中根本离不开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式。要是全面禁止预制菜,城市里餐饮能倒闭90%,剩下的起步涨价一倍,到时候叫苦连天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我知道这件事的起因是某部门高调宣传要推广“预制菜”进校园但说句实话,现在预制菜不仅进餐馆、进便利店、进商超、进家庭,其实也早就已经进校园了。就像火锅店的羊肉卷要从供应商那里买预制菜一样,饭堂也不可能每天从屠宰场拉一头猪、抓1000只活鸡过来啊。


有的家长说,我抵制的不是这种预制菜,是那种充满“科技与狠活儿”的调料包(即热预制菜)。


的确,这是对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的一类食品,也可以说是预制菜中的一种。问题是,如果家长自己都不搞清楚概念,跟着少部分带节奏的人人云亦云,抵制的目标和方向都搞错了,怎么可能有效果,怎么可能达到目的?


好比一些“环保分子”打出“抵制化工产品”的口号,觉得化工产品会危害健康,会危害环境。这不是搞笑么?我们的沐浴液、洗洁精、塑料杯碗、衣服、鞋子,全部都是化工产品,怎么抵制?这些都不整明白,在后面跟着人家喊口号,不是被人当枪使是什么。


最近,有家长“突袭”给自己孩子学校提供配餐服务的多X分公司,偷拍出来很多照片。照片中这家配餐公司的生产环境比较差,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大量冻肉,也就是家长口中的预制菜,引起了家长圈的轰动。



这家餐饮公司的生产质量我不清楚,没法评价。但从照片中看,这家餐饮公司用的也不是(至少不全是)即热食品,而是冷冻肉、冷冻菜。


由此看来,的确有很多家长抱有“预制菜就是不健康的菜”这种观念,看到有人高举“抵制预制菜”的大旗就赶紧跟着振臂高呼。



我完全同意作为家长,要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也可以理解大家对于预制菜这种“新鲜事物”进入孩子餐桌的担忧。甚至我完全感同身受在当下的社会压力下,家长把对教育中与学校、老师、有关部门的积怨全部在预制菜这个出口上撒了出来。


问题是,“抵制预制菜”这个口号真的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吗?


如果你也在家里负责做饭和采买食材的话,肯定清楚即便同样是新鲜猪肉,最高和最低的至少能差4倍以上。


例如这款来自山X的排骨,折合一斤价格超过120元;而X团买菜上,普通“优质”排骨标价每斤不到50元;如果到菜市场去,最便宜的甚至不到30元。有的人会觉得价格高的是智商税,但平心而论,你敢说价格相差如此之大的食材品质会是一样的吗?不可能吧。



无论是猪肉、牛肉、鸡蛋还是蔬菜,市面上都有过百种不同质量、不同差价的产品放在那里任君选择。


同样的,预制的冻肉、蔬菜,价格同样千差万别。这也是为什么69元自助火锅可以吃羊肉卷,人均200的火锅还是吃羊肉卷。


现在再想想,你还认为冻肉就一定比“新鲜肉”品质更好吗?


我们再说说制作过程。因为做投资的缘故,我考察过十多家制药公司的GMP生产车间,对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水平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也考察过生猪养殖和屠宰的上市公司,其卫生和管理标准完全是让人叹为观止,进出都需要全身消毒,屠宰流水线作业,绝对不是一般人想象中农村养猪场那种臭气熏天、一脚屎一脚尿的环境。


相比之下,我倒是见过“苍蝇馆子”在后厨堆放着半头切开的猪,内脏堆在水槽里,时不时有人过来切一刀拿走的那种倒胃口的状况。这种店要是能改用有生产许可证的冷冻肉,我都不至于被吓得撒丫子就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一件事就是“进淄赶烤”,数以十万计的人坐过车赶到山东淄博去光顾当地烧烤摊。



如果你了解烧烤产业就会知道,全国稍微上规模的烧烤店,用的都是预制菜——串好的冰冻鸡翅、腰子甚至蘑菇,只是在现场烤一下。但不同的烧烤摊卫生状况有着天壤之别:从采购食材的渠道,到现场卫生的管理,大饭店和路边摊是截然不同的。



在跟着高呼“打倒预制菜!”之前,建议先跟我一起想想这两个问题:


试想一下,你觉得每个城市是由5-10家大型配餐公司在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给孩子们供餐更容易监管,还是几百所小学各请2、3名厨师,由后勤部的老师兼职负责监督更好?


是由餐饮商采购符合卫生规定的、全链条可追溯的正牌冷冻(冷鲜)食材做菜更有保障,还是每天安排小货车去郊区从农家手上收到什么收什么回来做饭会安全?


我认为,在合理的监管环境下,前者比后者,对于孩子来说要更让人放心。


更何况,“预制菜”根本就打不倒。预制菜的模式是城市餐饮供应链进化的结果,也许它不是最健康的选择,但一定是在高效、低价、卫生、质量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解决方案。就好像工厂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一样,即便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也是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


正如前面所说,说到底决定一顿饭吃得健不健康,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用预制菜,而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餐饮商花了多少预算在食材采购上;


第二,餐饮商自身对生产过程使用多高的卫生管理标准。


作为家长,与其跟着喊出“抵制预制菜”这种空无目标、无法落地的口号,不如认真思考一下到底能够为孩子的饮食健康做些什么事情。


首先,我建议呼吁有关部门提高在学生用餐上的补贴标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很多知名中小学的食堂,不仅没人担忧食品安全,而且见过的都夸赞吸引得很。例如我之前去广州的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参加清华校庆,那食堂就让我十分满意。


为什么不同学校的食堂差异那么大?说白了还是钱在作怪。不同学校的预算差异很大,学生同样交15块钱,有的学校自己还能贴15块钱,有的则是巴不得从中赚它5块钱。


现在生育率下降,各地为了促进生育无所不用其极。是不是可以在学校的投入上多出一分力,不能保证每一所学校都是清华附中,但至少给捉襟见肘的学校补上来。


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力度,包括遴选更阳光化、检查更常态化。我接触过一些知名的团餐公司,产品应该足以让人放心,至少比很多打工人平时吃的标准要高多了。至于现在选出来的供应商质量高不高、能不能继续提高,一方面是前面说的提高预算标准,另一方面就是落实相关制度。


第三,对家长关心的预制菜推出监督标准。现在已经有几个城市出台了这类标准了,实际上即便没有专门的预制菜标准,也有很多相关的食品标准,肯定是有法可依、有法可执。希望这些法律体系能够越来越完善。


不过话也说回来,没有法规的时候,总有人喊“制度不健全”;等有了法规以后,仍然会有一批人喊“我不信有人会按法规进行监管”(摊手)。这位家长,要不你把几万学生的饭都做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珊爸超级爱学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